——高尚全学术自传研讨会的发言
高尚全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改革践行者,1929年9月生于上海嘉定,195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曾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高级顾问,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斯诺教授。高尚全同志长期从事经济体制改革及宏观经济的理论、政策方针与方案的研究及部门经济政策研究工作,尤其关注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等问题,曾多次参加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政策和体制文件的起草工作。几十年来一直工作在中国改革最前沿。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旗帜性人物。
高尚全同志学术自传座谈会现场
2019年9月10日是高尚全90寿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中国职工大厦举办了高尚全学术自传研讨会。此文是笔者在此次研讨会所作的发言(会后作了一些增补)。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78年12月中共11届3中全会召开,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1978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只有1.8%,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最低点,经过40年持续增长,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世界总量超过16%,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5%以上,位居世界第二,创造了全球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
在总结中国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就经验时,一个较为普遍共识是,40年经济体制改革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释放出巨大活力。而市场化改革方向,就是释放市场、社会和思想的活力,让民营经济成为市场的基础和主体,政府是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为各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平等的法治的市场环境,同时为中国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能够得到实现,政府公权力严格限定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轨道上。40年来,诸多领导、专家学者为推进中国市场化改革付出了诸多努力。高尚全则是其中旗帜性人物。他对经济体制改革所作的贡献和系统论述,代表了中国市场化改革方向。
一. 为市场经济体制创建、健全和完善所做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但一开始道路并不清晰。每往前走一步,哪怕是一小步,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当时都十分艰难。而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创建的每一个时段,都可以看到高尚全身影。高尚全参加了六次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一次是十五大报告,两次是中央关于五年计划的建议,三次是三个三中全会的决定,即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到18届3中全会前,他又两次向中央提出建议,所涉及议题都是如何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1984年10月,党的12届3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有了重大突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就有高尚全贡献。他参加了这个《决定》的起草。起草过程中,他主张把商品经济的概念提出来。他认为,哪个地方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哪个地方的经济就发展很快,人们就比较富裕。他当时提出不仅“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还提出“只有商品经济才能富中国”。
1987年3月20日,高尚全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探索和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报告,提出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年8月他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提出三点意见: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一种手段和手法,并不是社会制度的属性;用国家经济合同逐步替代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展开,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形式会发生变化。从实物性计划向政策性计划转变是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1987年党的13大召开前,高尚全就上述三点意见给中央写报告,得到中央领导的认同。
1993年11月3日,高尚全参与党的14届3 全会报告的起草,提出把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定写入报告。在他看来,资本市场是客观存在的,搞了计划经济,“资本”两个字不能提了,一提“资本”,就跟资本主义联系起来了,所以就改称“资金”。这个做法不对。在他的提议下,报告中使用了“资本市场”的概念。
确立“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也十分重要。高尚全认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内在要求。既然承认劳动力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承认它在各个生产要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怎么能让其它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单单劳动力不让进入,还怎么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呢?在他的坚持下,“劳动力市场”写入中央决定,得到中央的采纳。
以党的14届3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建过程的完成。自此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阶段。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尚全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原理。为此,他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处理好市场经济一般与特殊这样一个哲学命题。1993年11月,高尚全在《人民出版社》为其出的《中国经济的创新——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中写到:“按照我的理解,所谓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这个客观需要,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的形式和方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般,社会主义条件是特殊。”市场经济是一般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搞社会主义就不一样了。一般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和经验,是人类的文明成果。所以这个一般我们必须要重视“。”我们必须要在把一般的规律学习好,掌握好,同时在一般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点和条件来运用好,把一般与特殊要结合起来。不能因为特殊来否定一般,也不能重视一般排斥特殊 “。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够背离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原理,这样的认识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强大现实意义。2018年12月,高尚全提出的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性,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中性的观点实际是强调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性原理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实际是中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可以用。中性理论突破了理论上的禁区,有利于推进改革。高尚全提出的中性原则,被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所吸收。
2003年, 高尚全参与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起草,提出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前提条件。进行宏观调控,也应该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主体应当是市场。中央文件吸纳他的意见,最后文件表述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两个重要观点
高尚全几十年为中国改革鼓与呼,他的以下两个观点十分重要,需要作专门论述。
(一)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主体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围绕民营经济作用争论的40 年。在高尚全看来,我们党对私营企业民营经济认识有个过程,而且不断地进步。过去我们叫私营企业改造,到了后来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有意的补充,后来说是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国有经济是基础,非公有制经济也是基础,所以这个提法不断地提高,不断提升。两个都是基础,国家经济是基础,民营经济同样是基础。国务院两个36条,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垄断行业,垄断行业都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我们理论上确立起来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都有基础,共同要发展,实际上不断给民营经营创造环境让他们进入。中央对民营经济认识不断提升过程,凝聚了高尚全心血。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高尚全向中央提出,在肯定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也要确立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要致力于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高尚全这一建议被党的十五大报告采纳。
1999年9月,高尚全向中央提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府的认识”,“对于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资本收入,我们应该在法律 上加以保护“。高尚全的建议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重视和批示。
2000年,高尚全提出经济体制创新,发挥民营经济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并认为,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已经超过三分之二,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二)政府改革是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
中国市场化改革一个核心议题是,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40年来,以政府主导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市场化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显露出诸多问题。因而,如何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一直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在这一方面,高尚全努力探索,取得诸多成果。
2001年,高尚全提出民本经济论、人民本位论。民本经济就是以民为本。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也就是老百姓经济。人民本位论,就是改革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分享。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并不创造财富。这个理论逻辑推演,政府必须实现职能转变,必须自我革命。
2004年6月,在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时,高尚全建议,把政府改革作为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要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2005年7月,他提出了政府应搞好两个服务,创新三个理念。两个服务,即政府职能应转到为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和提供服务上来,政府职能应转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可持续的环境和提供服务上来。创新三个理念,即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理念,坚持非禁即入理念,坚持依法行政理念。
2015年高尚全在其出版的专著《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中提出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关键,就在于真正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中国经济社会目前遇到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中国居民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巨大需求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要化解这种矛盾,需要大力推进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对居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才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和前提。高尚全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正是化解上述矛盾最核心的工作。
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遵循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十分关键。按照高尚全理解,“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有经济比重越大越好。
三.市场化改革涉及到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
高尚全认为,市场化“改革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而且涉及到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改革的深度、广度、复杂性正在增加,而我们在思想上长期受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深,往往跟不上形势发生的变化,一旦遇到问题,往往作出意识形态化的极端判断,认为现在出现的问题,是改革所导致的”。2013年5月,高尚全在向中央提出《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的一点建议》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为此,他在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建议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与政治改革相关的建议。正是这些建议,使人们对高尚全开阔视野,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求真务实、不畏风险、对真理的探索的精神有了深刻认识。
(一)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文明的成果
1997年,高尚全参加十五大报告起草工作时提出,必须要把“自由”和“人权”写进去。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我们不要回避它。要老百姓继续跟着共产党走,共产党要继续执政,就必须把这个旗帜举得高高的。 他的这个建议被中央认可,写进了党的十五大报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后来国务院总理在当年两会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2004年宪法修改,把“人权”写进了庄严的《宪法》。把“自由”纳入社会主义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进步,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在这些方面,都有着高尚全付出的努力。
(二)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
2000年9月,高尚全向中央领导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提出“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让地方干部直接对本地选民负责,是改善政府与民众关系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在基层推动地方官员的民主选举制度,让地方官员在受到中央监督的同时受到当地选民、当地纳税人的充分监督“。就全球情况看,选举民主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陷,但仍然是民主最重要形式,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以推进选举民主为主要形式。如果没有选举民主的推进,地方干部是很难对本地选民负责的,官员也不可能对选民真正负责。因而,如何推进选举民主在中国实施,虽然可以迟滞,但却难以回避。
(三)老百姓要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012年5月,高尚全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建言。“党的执政基础不在于国有经济比重高低,而根本的是在于三个民:民心、民生、民意。民心是核心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今中外都说明这个问题。为了得民心,必须把民生问题搞上去,使老百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了得民心,就要尊重民意。使老百姓要有话语权,有参与权,有监督权,有尊严”。高尚全同志提出的老百姓要有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际是主权在民的重要内容。对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来说, 这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不然,又如何体现共和特征呢。也就是说,市场化改革需要更多体现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伴随。高尚全上述建议,中央主要领导都作了阅示。
(四)官员财产公示
2013年5月,高尚全给中央提出《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的建议》中提出的把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作为突破口,实现“三个率先”。第一个率先,率先在新上任的官员当中建立这个制度。第二率先在新上任的官员当中的领导干部公示。第三率先公示不动产,因为动产你有多少存款、股票它是流动的,不动产你多少房子,一联网马上就显示出来。
2017年1月,高尚全向中央新的领导集体提出《关于深化改革提升民心的三点建议》,又再次重申上述建议。“要把反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其中重点是把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建立起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建立了财产公示制度。我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 是四个‘自信’的国家,没有理由不建立这项制度。因此,不管阻力有多大,不管困难有再多,必须有勇气把提升民心的这个制度建立起来“。
笔者认为,“公开”是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词和核心内容。包括政务公开,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公开,法律案件审判公开,历史档案公开,官员财产公开等。把“公开“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常态,中国很多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而官员财产公开则是遏制官场腐败的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推行,具有长久和持续的意义。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需要借鉴人类文明这一政治成果。
(五)法治、宪政都是人类政治文明一般规律,需认真借鉴
2014年,在学习党的18届4中全会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问题时,高尚全认为,“法治、宪政也是一般规律。既然是一般规律,我们必须要重视它,必须要借鉴好,不能为了特殊去否定一般,因为一般规律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必须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特殊,不能把一般与特殊对立起来”。
为了建设法治中国,体现对《宪法》的尊重,彰显《宪法》的权威,高尚全提出,“我国要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这也是遵循一般规律,世界上90多个国家都规定公职人员任职要对《宪法》进行宣誓”。对高尚全上述观点,笔者十分认同。早在2013年3月5号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笔者就曾撰文“新任国家主席,请宣誓就职”,并认为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对宪法宣誓,实际是宪政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这篇短文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
笔者与高尚全老师在会前合影
高尚全学术自传研讨会提供给参会人员的小册子是《一生为改革鼓与呼——高尚全学术自传》。改革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频率最高的用词。但不是所有号称改革的行为都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产生好的社会效果。也就是说,改革应当有标准。没有标准,改革就难以深入,各种各样的"假改革"和"伪改革"会让改革走样变形,影响了人们对改革的信任。笔者多次撰文论述改革标准。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让人们更自由。改革是要将不合时宜的东西破除。这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或是压抑个人潜力得不到释放,自由受到束缚,思想得不到解放。因而,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实现人的解放,让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更少一些束缚,进而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和思想活力。纵观高尚全同志几十年来对改革的鼓与呼,其改革的内容都是与改革的这个标准十分契合的。早在1956年,高尚全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文《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呼吁要给企业一点自主权,是他发出的第一次改革呼声。主张减少对企业过多的束缚,就是释放企业活力。他多年的努力,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也就是为了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和思想的活力。所谓减少束缚,实际是给人们更多的自由,而这也正是高尚全同志始终坚持一以贯之的观点。
高尚全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所形成的系统性市场化改革观点,代表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彭森会长在此次研讨会上所作的总结性致词说得好:高尚全同志有思想、贡献大、学风正、威望高。一辈子致力于为改革鼓与呼,在六十多年的工作生涯,特别是四十多年的改革时代里,一直站在改革最前线,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参加了改革全过程,提出了很多重大的改革建议,参加了一系列中央重大改革文件的起草,对改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改革战线的一面旗帜。
医学知识揭示,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人的正常寿命是可以活到120周岁的。高尚全老师今年90周岁,只刚刚过完了人的正常生命的75%。衷心期盼高尚全老师放慢工作节奏,为中国市场化改革再工作30年,完整渡过人的正常寿命周期。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雁栖湖健康发展论坛组委会执行主任,研究员)